首页> 资讯> 详情

浙江嵊州:产才双向赋能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样板-全球百事通

2023-04-25 01:16:06 来源:中国日报网

4月22日,2023上海·嵊州人才周主旨大会在上海启幕,与会学者、企业家共同推动全方位、多领域、深层次的人才智力对接合作。据悉,2023上海·嵊州人才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28日,除主旨大会外,还包括专场推介活动和上海联动推广活动。


(资料图)

嵊州产业兴盛、人才汇聚,是一个开放枢纽之城、创新智造之城、宜业宜居之城,未来,嵊州还将筑梦搭台、广求贤才。嵊州市委书记裘建勇在致辞中表示:“如今我们设立了总规模超50亿元的人才发展基金,建设了近千套人才公寓,迭代升级人才新政5.0版,推行优化营商环境4.0版暨‘1316’改革,此次还将发布院士回归、人才赋能、学子归巢三大工程,努力让各类人才在嵊州创业有机会、创新有条件、干事有舞台、成长有空间。”

“近年来,嵊州深入实施‘乡贤招商’‘乡贤引才’工程,落户了一批高精尖项目,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,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企业,产才双向赋能效应进一步释放,成为绍兴乡贤引才的典范。”绍兴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王琴英在致辞中说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津洋认为,此次人才周活动,搭建了一个集聚人才、产业、技术、信息的高端平台。他说:“一直以来,嵊州都十分重视教育、科技和人才,舍得投入、大胆投入、有效投入,广泛营造了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支持创新、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。”

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基础在县域,活力在县域,难点也在县域。如何破局,关键在人才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说:“本次活动集聚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,有优秀学生代表、有高校专家学者、有商界精英人士,都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,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,也决定着一个城市向上向新的高度和广度。”

“作为嵊州人和同济人,我希望能为家乡与学校搭建起共同发展的桥梁,将更多高层次人才引荐输送到绍兴嵊州;也期待更多的上海学子和嵊籍大学生能到‘越剧之乡’嵊州开启事业之帆、成就人生之美。”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说。

在生态和人文交相辉映、产业和城市双轮驱动中,嵊州走出了一条实践新路子。“我们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立市之本,把准时代脉搏,加速智造升级,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,嵊州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、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县。”嵊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潘超英在对嵊州进行城市推介时表示,嵊州以构建“4173”产业集群为引领,聚力驱动传统产业“转型提质”,不仅在产业蜕变上越来越强,在区位质变、平台蝶变上也加大马力。同时嵊州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坚持把最好的政策、最优的资源、最佳的服务留给来嵊投资兴业的企业和人才。

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是嵊州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和人才兴业,中国·绍兴“万亩千亿”新产业平台全球创业大赛-嵊州市新能源装备系列赛、首届中国(嵊州)多肽产业发展峰会、嵊州市美丽乡村线路、嵊州雅璜村乡村振兴项目在会上进行发布。此外,嵊籍院士回归工程、嵊籍人才赋能工程、嵊籍学子归巢工程也相继发布。

主旨会上还举办了多项重点协议、项目签约仪式,包括嵊州市政府和西安交大、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合作签约,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、浙商总会大健康委员会、贝达药业、海联智谷智力合作签约,以及同济大学、海亮集团、上海复星、一亿中流、联东U谷五个城市合伙人项目签约。

嵊州的精彩蜕变,离不开乡贤的支持和参与。会上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、西安等地嵊籍乡贤人才联谊会举行集中授牌仪式,乡贤们将用专业技能和社会资源为家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
据悉,本次活动专门设置了嵊州城市形象展区,全方位展示嵊州城市形象,包括嘉宾互动、人文环境、区位优势、产业方向、人才科创、美食产品以及现场艺术表演等。

此外,活动还举办了专场推介和上海联动推广活动,包括“‘双百行动’——百家企业进高校、百名博士嵊州行”“上海城市越剧快闪”“嵊州美食时尚市集”等。

其中,“嵊州时尚市集”于4月21日在上海长宁区来福士广场开启,为期三天。市集涵盖嵊情家味、嵊州小吃、非遗文创、越剧表演,旨在让上海市民足不出“沪”,即可体验最正宗的嵊州风情,增强嵊州对一线城市人才的吸引力。市集整体以青绿主色调为主,与山川元素结合,错落有致,传递千年古城的越韵风貌。

嵊州境内四山环合,五江汇聚,为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。万年文化小黄山、千年剡溪唐诗路、百年越剧诞生地,嵊州踏着历史文化的长卷,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成为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。从中国领带之乡到中国厨具之都,再到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,人才始终是嵊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样板的强力助推剂。

2016年以来,嵊州每年迭代优化人才政策,涵盖项目资助、创业扶持、金融支持、房票补贴等全周期服务,年均兑付资金达到亿元。同时,嵊州优化完善“保姆式”人才服务体系,在赛事、高校、乡贤三方面加大人才引进,不仅构建起“平台+高校+企业”三线驱动引才模式,还大力实施“乡贤引才”工程,持续深化嵊籍院士回归、人才回归、学子回归。另外,以剡溪为发展主轴,嵊州构建了“一核引领、两翼驱动、多点提升”的全市域协同创新空间格局,不断壮大当地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。

目前,嵊州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、众创空间1家,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家,高新技术企业259家;累计引育国家级领军人才29人、省级领军人才26人,申报入选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4个,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.5万人。

嵊州,正以无微不至礼遇人才、改革机制激励人才、创优环境造就人才的态度和决心,在人才政策、人才平台、人才引育、人才服务上持续发力。

(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 马振寰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东营港经济开发区:16名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 提供“五星级”政务服务 世界短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